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看病不求人”:全省三级医院患者候诊平均用时将至12分钟以内
2020-12-23 09:17:57来源: 东北网编辑: 张牧秋责编: 周经韬

  在22日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志勇作《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看病不求人”情况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20年监督工作计划,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哈尔滨、鸡西、大兴安岭等市(地)对全省“看病不求人”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报告》指出,2019年,我省在大力推进“办事不求人”承诺的背景下,聚焦群众”看病难”问题,全面启动了“看病不求人”工作。各市(地)、各医疗机构通过公开医疗服务信息、优化再造流程、打造智慧医院、加强制度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不断营造高效、公平、有序的就医环境。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二级以上医院专家号源网上开放比例100%,门诊患者分时预约就诊率81.98%,患者分时预约检查率74.63%,全部实现区域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看病难”情况得到初步缓解。

  重塑诊疗工作流程,破解“看病信息”不对称、“看病流程”不顺畅、“看病结果”难查询的问题。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实现通过健康龙江平台、各医院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形式公开临床、医技科室名称,专家姓名、专长、出诊时间等信息。优化“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我帮办”共4大类30个方面的流程,确保就医方便快捷,全省三级医院患者候诊平均用时从33-49分钟降到12分钟以内;门诊患者在院平均用时从102分钟降到79分钟以内。全省190个二级以上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置自助查询设备,提供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打印服务;174个二级以上医院对当日不能获取检验检查结果和诊疗建议的,采取信息化手段推送,让患者只跑一次;262个二级以上医院通过自助设备、手机客户端等途径,为患者提供多种在线支付方式;57个二级以上医院可以提供住院床旁结算服务。

  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引入丁香园开办互联网医院,启动医疗影像云平台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项目,与交通银行签署“智慧医院”合作项目。建设全省统一的具有预约诊疗、院外候诊、自助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线上服务功能的“健康龙江服务平台”,截至6月底,共接入二级以上医院309个,有8012名医生在线提供服务,直接服务人次超25万。全省三级医院预约挂号人数、预约就诊率均增长了两倍,预约检查人数增长了58%。

  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推动互联网诊疗与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疫情期间,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快互联网医院接入审核速度,目前共有32个医疗机构获批为互联网医院或开展互联网诊疗业务。黑龙江省医院互联网医院于2020年1月8日正上线,成为全省首家互联网医院。建设省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平台,接入医疗机构3794个,实现了29个对口帮扶三级医院和28个原贫困县的56个县医院、337个乡镇卫生院的远程会诊。疫情期间,迅速将141个各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全部接入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定点医院间的远程会诊。截至6月底,通过该平台累计完成新冠肺炎病例会诊870余次。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城乡分开”“区域分开”“上下分开”“急慢分开”,全省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患者人次由2015年的10.5万增加到2019年的20.3万,年增长23.3%,其中,下转患者占比由14%升至33.1%;日间手术试点病种数量由2016年的43个增至120个,三级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由10.4天降至10.2天。推进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组建城市医联体(医疗集团)66个,跨区域专科联盟175个,面向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46个,有193个社会办医院加入医联体建设,同比增长101%。整合共享区域医疗资源享。促进办医新业态向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模式不断发展。截至2019年底,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各25个,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分别达到6个和2个。

  净化医疗行业风气。以问题为导向明确整治方向,省卫健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2019年整治红包回扣问题工作方案》《黑龙江省“看病不求人”医务人员“十不准”》。以暗访为利剑严查违规违纪,组织开展2轮“红包”“回扣”问题线索暗访,暗访99所医院,处分8人。目前,全省医务人员因无法拒收而上缴患者“红包”共计73.86万元。(记者 王春颖)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