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绥芬河自贸片区:创新驱动发展 开放引领未来
2020-09-07 09:37:15来源: 中国青年网编辑: 刘才星责编: 赵滢溪

  来自9月6日上午“最北自贸试验区,开放合作新高地”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建设成果发布会上的消息,绥芬河自贸片区经过一年的建设发展,呈现出五方面积极变化,开放格局实现新拓展、枢纽功能得到新提升、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平台迈向新层级、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疫情期间,中欧班列在绥芬河开行105列共9138标准箱,开行规模逆势增长,运行质量稳中有进。 

绥芬河自贸片区:创新驱动发展 开放引领未来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建设成果发布会。邵丹 摄 

  绥芬河是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因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贯通而兴,1992年批准为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被誉为“国际商旅名城”。设立绥芬河自贸片区,赋予了“百年口岸”极其特殊的重要使命。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绥芬河片区经过一年的建设发展,呈现出五方面积极变化。 

绥芬河自贸片区:创新驱动发展 开放引领未来

“百年口岸”绥芬河迈入自贸发展新时代。绥芬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开放格局实现新拓展。构筑起以自贸试验区“一区引领”,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境外园区“七区联动”协同发展的格局,片区占全市4.34%的面积,集聚了71%的企业,贡献了70%的税收、65%的进出口,不仅成为扩大开放的“主阵地”,更成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枢纽功能得到新提升。中欧班列、陆海联运班列加频加密开行,区内进出口商品达1400多个品种。跨境电商“9610”和“1210”系统开通运行,肉类进口、中草药落地加工试点等政策相继落地,功能性、政策性、产业性高度集聚,差异化、特色化、精准化的口岸优势更加明显,为打造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复制推广了全国143项改革试点经验,推出第一批21项制度创新案例,初步认定全国首创型11项,4个案例参评全国最佳实践案例。设立了全国首个中俄互市交易结算中心,开通了全国首个铁路互贸交易市场,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列黑龙江省第一名和第二名。 

  产业平台迈向新层级。片区新签约投资项目56个,相继启动了中俄木材交易加工中心、集疏运物流产业园、互贸加工产业园、清洁能源储运加工园、公铁煤炭物流园等一批重大平台项目,建成了油脂、饲料加工、精酿啤酒等一批“头”在境外、“尾”在境内的全产业链项目。木业规模以上企业,占全省同行业的1/3,阔叶单板年产量占国内70%,成为全国最大的供销集散地。 

  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出台了促进片区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投资项目“承诺即开工”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实施了“舱单归并”“无纸化通关”等通关便利化改革。启动招商引资“百日会战”,今年前8个月片区新增市场主体1938家(企业522家),其中8月当月新增市场主体580家,同比增长171%,彰显了自贸区的制度优势。 

  今年1至8月,绥芬河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推动外贸稳定运行,积极实施“中俄监管互认”“审单放行”“自报自缴”“预约通关”“担保放行”“两步申报”等通关便利化改革,中欧班列在绥芬河开行105列共9138标准箱,开行规模逆势增长,运行质量稳中有进。这一成绩既是过往开放合作的良好基础,又是中俄合作潜力不断释放,更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创新发展沿边对外贸易是国家批复设立绥芬河自贸片区,设置的一个重大课题。完成好这个时代答卷,绥芬河努力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高点站位,融入“大格局”;坚持先行先试,种好“试验田”;坚持主动求变,做大“朋友圈”;坚持企业优先,当好“服务员”。 

  作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的绥芬河片区,于2019年9月29日正式挂牌启动,面积19.9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中俄互市贸易区、公路口岸作业区、铁路口岸作业区、金融服务区、跨境合作区七大功能区。在绥芬河自贸片区即将迎来揭牌一周年之际,9月确定为绥芬河“自贸片区周年主题活动月”,以“合作篇、开放篇、项目篇、展示篇、城市篇”为主线,陆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签约一批重点企业,举办专题论坛、展销展会、招商推介等活动,全面推进贸易提升、产业提质、发展提速。(邵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