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建设一年亮点频出 33项改革省内首创或国内领先
2020-08-31 09:44:33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于灵爽责编: 赵滢溪

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建设一年亮点频出 33项改革省内首创或国内领先

松花江北岸,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记者 郭俊峰 摄

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建设一年亮点频出 33项改革省内首创或国内领先

黑龙江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线。记者 苏强 摄

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建设一年亮点频出 33项改革省内首创或国内领先

绿地国博城建设现场。记者 邵国良 摄

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建设一年亮点频出 33项改革省内首创或国内领先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办事人员服务。 记者 李爱民 摄

  去年8 月30日,在一片翘首以待的目光中,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由此开启历史使命。

  一年如许,践行着“制度创新高地”的功能定位要求,自贸区哈尔滨片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对俄合作模式、强化区域联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亮点频现,全力向着龙江改革的策源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开放高地、高端人才和现代产业的集聚地加速迈进。

  制度创新不断营商环境排名大幅跃升

  成功复制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169项,总结推出了33项省内首创或国内领先的改革试点案例,其中,创意和知识产权收储和育成机制、构建新型治理模式等多项制度创新成果,被推选上报商务部或被评选为省内优秀创新成果。

  一年来,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制度创新可圈可点,“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营商环境迈向一流。

  “我们大胆改革,通过重构行政审批管理体系、推出系列贴近企业、群众需求的创新举措,运用数据化信息化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保障,使营商环境建设统筹有序推进。”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任海龙说。

  对照世行标准开展营商环境评估,以评促改。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着力推动行政审批管理体制重构,推出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将487项行政许可事项中的97%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整合14个部门的执法人员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队伍之外无执法”。

  同时,着力精简优化审批环节,推出了“企业智慧登记4.0审批系统”“工业仓储类项目承诺制开工”等众多改革举措和“我要开网吧”等39项利企惠民订制服务套餐,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经普华永道评估,短短10个多月时间,自贸区哈尔滨片区营商环境在世界190个经济体的排名中提升28名。

  强弱项、补短板

  对外合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自贸区哈尔滨片区聚焦打造对俄罗斯和东北亚全面开放承接高地的目标要求,努力破解外向型经济规模偏小,远离边境口岸对外物流成本偏高等瓶颈制约,积极打通对外合作的物流链、产业链、金融链和科创链等四个链条,对外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物流链的打通上,引入了万科中俄产业园、对俄进出口农产品交易中心、龙运集团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坤维恒线上新经济电商产业园等一批对俄产业园区和功能平台项目落地。

  在产业链的打通上引入飞地经济模式,采取店、厂、商分离的运营模式,与沿边口岸城市合作筹建对俄跨境农业产业链合作项目。

  在金融链的打通上成立了全国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开通了NRA账户,对俄金融合作拓展至资金清算、外汇交易、现钞调运等11个领域。

  在科创链的打通上,在俄罗斯建立格林伍德离岸孵化基地,推动省工研院对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全面投入运营。

  四链的打通,加速了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对外合作实现新提升,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利好政策频出

  现代产业集聚地加速形成

  一年来,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着力加大集聚生产要素和市场主体的政策供给力度,制定出台了促进产业集聚的“黄金30条”、支持改革创新的“新驱25条”,最大限度地让利于企业。

  与此同时,积极强化涉企服务,帮助珍宝岛药业、海邻科和秋天虹等企业有效解决了将中药材销售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核定扣除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进口商品市场准入等难点问题,自贸区的政策潜力和吸引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从获批以来截至今年7 月末,哈尔滨片区新增企业3028家,外资进口企业871家,新设外资企业20家,直接利用外资1 .06亿美元;招商引资项目46个,协议引资1720.04亿元。

  “投资必过山海关,项目优选自贸区”正在自贸区哈尔滨片区成为新常态。(记者 薛婧 李爱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