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省级“生态银行”
来源:黑龙江日报  |  2021-01-20 09:45:07

  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探索建立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变为经济优势,2020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探索“生态银行”运行模式,黑龙江省也成为全国首家以省级层面提出建设“生态银行”的省份。当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正牵头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研究形成《“兴安岭生态银行”建设行动方案》,并于近期组织实施。初步确定设立支持基金、摸清资源底数、选择核心业务、成立项目公司、实施开发整理、探索资本运营等工作机制和内容。

  黑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全省土地总面积47.0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耕地面积2.39亿亩,是全国耕地和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省份;森林面积2147.5万公顷,全国排第二位;已发现矿产135种,查明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三位的有17种。但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底数不清、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属性信息不全、优质化资产难以聚合、自然资源资产资本化运作缺少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社会化资本参与渠道不顺畅,这些急需破解的生态发展瓶颈依然存在。

黑龙江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省级“生态银行”

  黑龙江大耕地。(图片由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供)

  去年9月28日,黑龙江省政府专题会议提出,成立黑龙江省推进“资源—资产—资本—财富”转化工作专班,设立“兴安岭自然生态发展基金”,抓紧组织实施自然生态资源资本化工作。2020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探索“生态银行”运行模式,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资源资产化,提高资源保护利用效率。

  什么是“生态银行”?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生态银行就是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借鉴传统商业银行零存整取的方式,将分散化的自然资源“权”与“益”进行运营管理,也就是通过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分散化的生态资源权益进行规模化收储、整合,由生态银行平台进行运营,引入产业运营商,吸引市场资本注入,从而打造将资源变资产成资本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黑龙江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省级“生态银行”

  黑龙江大森林。(资料片)

  据悉,黑龙江省将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权益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通过借助自然资源的量化、推动资源资产的显化,借鉴土地收储机制、商业银行分散式输入和集中式输出的运行模式,对碎片化自然生态资源进行集中收储和规模开发整理,转换成优质资产包,并导入产业、项目,实施资源资本运作,从而打通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财富化的渠道,走出独具特色的“两山论”成果转化特色之路。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鄂忠齐说,“生态银行”建成后,可以塑造黑龙江省振兴发展“新卖点”,形成新的投资热点。一方面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用途转换、产业用地政策支持等措施,有效发挥政府对稀缺资源的增值和调节功能,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将生态信用、生态产品与市场对接,为企业和社会参与者提供优质、诚信和标准化的生态产品,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态和经济“双核”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提振乡村发展动力,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根据自身意愿,采取租赁、托管、赎买、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兴安岭生态银行”建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村收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编辑:张牧秋
新闻热线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