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精准发力助推“百花齐放”特色发展

2019-11-15 09:04:34|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精准发力助推“百花齐放”特色发展

  2018年,大庆四县以79.3%的土地、49.7%的人口,仅创造了全市12.2%的GDP。对大庆这座工业城市而言,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在县域,发展的问题和短板也在县域。

  站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起点上,大庆市提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服务高端化、农村城镇化战略,着力培育农畜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畜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壮大汉麻、杂粮、皮革、旅游、康养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和城乡融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5%;县域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500元、18000元。到2035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3000亿元左右,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0%;县域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000元、30000元。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引进和重组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壮大农畜产品、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营。鼓励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树品牌、创名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22年,培育120家农业领军龙头企业,打造5个中国驰名商标。

  以转型升级为途径,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技术改造为突破口,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竞争优势明显、两化融合度高的产业集群。力争到2022年,初步形成集群发展、多级支撑、良性互动、错位竞争的发展新格局,规上企业达到580家,实现增加值160亿元。

  以融合发展为方向,推进服务高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新型流通业态,提高流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提供信息、金融、物流等中高端智能服务,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力争到2022年,服务业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家,超5000万元企业达到30家。

  以统筹城乡为引领,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县城、重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的城镇化体系,增强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增强吸纳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工业、旅游等特色镇。力争到2022年,城镇化率达30%以上。

  大庆市重点在六个方面精准发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动能上精准发力。以农业产业化为途径,夯实发展基础。立足杂粮、果蔬、汉麻等地方特色,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延长农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先导,强化产业支撑。依托县域资源优势,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模式,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向“专精特新”发展。以农村城镇化为方向,培育经济动能。合理划分县域功能区,重点发展中心镇,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在创新驱动上精准发力。完善创新体系,制定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全民创业增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夯实县域创新平台,大力发展科技孵化器、创业基地、乡村创客等创新主体,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研发与合作机制,加速推动创新成果生成为项目、转化为产品、发展为企业。畅通“绿色通道”,加大人才引进的投入力度,发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的作用。

  在特色经济上精准发力。坚持差异化定位,对产业集群化发展进行错位规划,在资源、产品、链条、市场等方面形成互补。坚持特色化发展,鼓励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的经济“坐标系”,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坚持精准化扶持,对四县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等实行“点对点”扶持,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

  在项目建设上精准发力。抓项目招商,围绕与产业集群相关联、上下游配套、有助于拉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体系的大企业、大项目开展精准招商,促成一批项目落地。抓项目培育,实行梯次培育,建立健全入库评估、滚动培育、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抓项目扶持,建立“一企一策”扶持机制,对行业领军企业给予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产业基金等精准扶持,助力企业成长裂变。

  在产业集聚上精准发力。提升载体功能,全力落实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服务,提档升级四县产业园区。引导县域大力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形成要素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企业集聚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区域分工协作、互惠共享的合作机制。

  在支撑保障上精准发力。体制机制再松绑,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给予县域经济最大自主发展空间。评价体系再深化,形成争先进位的发展格局。发展环境再优化,突出抓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做到全程减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记者 李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