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成为龙江兴边富民“生力军”

2019-07-15 09:12:05|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刘才星|责编:赵滢溪

  夏季正是水草丰美,鱼儿生长的旺季。地处三江交汇处的同江市凭借辖区内206公里长的水域、7万亩的水域滩涂养殖面积,大力发展水产渔业,赢得了“中国鳇鱼之乡”的美名。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了解到,近两年,我省发挥同江市等18个边境县(市、区)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推进休闲渔业和冰雪渔业发展,强化水产品营销及加工,引导渔民创新创业,使渔业发展成为兴边富民的“生力军”。

  据统计,2018年,全省18个边境县(市、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4.8万亩,占全省养殖面积的17.5%;水产品产量7.86万吨,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的12.8%;名特水产品养殖产量1.91万吨,其中,鲟鳇鱼322吨,河蟹400吨。渔业经济产值达到20.57亿元,占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1%。渔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达2.58万人。

  近两年,黑龙江省以规模化、集约化和渔业健康养殖为重点,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和建设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项目等,打造了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边境渔业。在边境地区渔政基础设施建设、渔业资源养护、渔政执法经费等方面共计投入1亿多元,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地区渔业的健康发展。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边境渔业资源优势正在凸显。边境地区渔业捕捞生产历史悠久,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水产品加工工艺代代相传,各地将水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和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创建了“黑瞎子岛”牌、“东龙鲟”牌等著名水产品品牌。赫哲族利用鱼皮制作的鱼皮画和服饰等手工艺品更是享誉全国。同时,各地充分挖掘渔猎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开湖节、冬捕节、垂钓大赛等系列活动,讲述边境民族地区渔猎文化,使休闲渔业得到长足发展,转变了渔民传统“猫冬”观念,全省冰雪渔业经济逐渐掀起热潮。(记者 黄春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