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宾县搭建平台让人才活力迸发

2018-12-29 09:57:50|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刘征宇

哈尔滨市宾县搭建平台让人才活力迸发

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机械使用培训。 (记者 潘宏宇 白云峰 摄)

哈尔滨市宾县搭建平台让人才活力迸发

职教中心农学专业教师在田间地头现场教学。 (记者 潘宏宇 白云峰 摄)

  今年以来,宾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形成人才总量相对充实、人才结构渐趋合理、重点行业人才集聚、非公企业人才优势明显的总体格局,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引育管励并重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按需开展人才引进。宾县持续为企业搭建引才平台,今年共为宾西开发区宏瑞包装、华龙面业10余家用人单位推荐人才200余人次。

  持续开展人才培训。宾县发挥县委党校主阵地作用,全年培训党政人才700余人次;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依托县职教中心开展农机驾驶员培训8期,共培训1150人次;开展牛鸡养殖、设施蔬菜、食用菌等专业培训10期,培训639人。

  大力开展人才表彰激励。2月,宾县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农业农村及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永和菜业李庆堂、毛家芍药园毛兴东等34人被授予“农村奔小康标兵”称号,农村实用人才自主创业的成效凸显;9月,县政府对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表彰,激发了人才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热情。

  创新思路

  搭建人才新载体

  出台一个政策。出台了《宾县促进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围绕宾西开发区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包装、新材料研发为核心的“1+2”发展格局,激励企业自主引才,逐步构建起产业和人才双向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打造一个平台。宾西开发区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同步改造升级工程,建立了创新创业孵化中心,10月已投入运营。

  联结一所高校。与哈工大继续教育学院达成合作意向,以专项办班、不定期跟班的方式对人才进行培训,县委党校教师、组工干部将陆续进行跟班学习,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建企业搭平台

  电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宾县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为原则,以建企业、搭平台、育人才为核心,在加快乡村电子商务发展、壮大乡村电商人才队伍的实践中取得了实效。

  创业人才引领电商企业发展。电商人才王玉伟是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典型代表,在微商和名优特产领域的从业经历中找到了互联网技术和农产品销售的接入点,创立天惠乐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合作社和种植户,已吸纳500余人加入农特微商,公司年营业额达800万元。

  引建企业助推电商平台建设。本地电商企业积极创建电商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电子商务。哈尔滨八通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7月建立“宾县馆”,目前已上架商品3000多个品种,预计年末可实现销售额120万元;引进电商企业创立的“置粮网”平台,主打粮食产销一体化,目前服务片区已覆盖宾县10余个乡镇共49个行政村,签约农村职业经理人52人,已成为宾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施展才能的有效载体。

  政企联动促进电商人才培育。宾县以县域电商企业为依托,不断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力度。今年1至9月,置粮、天惠、哈东产业园等电商企业共开展电商培训129场,培训3166人次。

  立足职业教育

  实用人才助力脱贫攻坚

  宾县充分发挥“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优势,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用技术应用、加大实用人才技术培训为抓手,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实用技术不断发展壮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实用人才助推技术研发推广。宾县突出教研产培一体化,实现了生产与人才培养的共赢双收。县职教中心玉米种植专家朱勤、农学专业教师李影宾,多年研发出“玉米立体通透栽培技术”,荣获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培育的优良品种累计在黑吉辽等地推广400万亩,增产4亿斤,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

  实用技术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宾县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农艺专业技术优势,与新跃三莓合作社建立“校社联盟”,带动入社农户238户,种植面积发展到3.1万多亩,年收益亩均超常态农田千元以上。目前,全县“校社联盟”发展到5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450个,联结农户2.8万户、社员5.8万人,县域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明显提升。

  人才技术培训助力精准脱贫。宾县立足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次、创业农民100人次。结合地区重点产业,开展烤烟、蔬菜种植、大型农机操作等实用技术培训,今年已累计培训1200人次。同时,重点对贫困人口进行技能技术培训,在永和乡等乡镇举办重点针对贫困人口的设施蔬菜等培训班,帮助156户贫困户掌握了设施蔬菜种植技能,为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戚牧 梁玲玲 记者 潘宏宇 白云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