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国境 施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18-07-19 08:40:31|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岩|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国境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又传捷报,11日凌晨,全长1127米的管道成功穿越国境线,与俄罗斯境内的接收井平稳对接。据了解,这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条黑龙江盾构隧道管道安装工程,这种新的安装工艺填补了我国小断面盾构隧道安装大口径管道的技术空白,创造了历史。

  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我国能源战略中重要的一项工程,是我国引进境外油气资源所建设的最大口径、最高钢级、最大输送压力的管道工程。这项工程在我省境内及俄罗斯境内都要经过高寒地区,对施工要求异常严格。同时,这项工程也是我国首条智能管道建设的试点工程,可实现管道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

  以往,盾构隧道管道安装采用在隧道内进行管道组对焊接的方式。此次管道安装工程按照设计要求,隧道直径2.44米,管道口径1.42米。管道进入隧道后,左右缝隙不足50厘米,人根本无法进入。因此,此次采用的是竖井内组对焊接,而这样的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

  为保障焊接质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部多方协调,专门从俄罗斯采购调配同等口径、同等材质的钢管,用于焊工岗位练兵使用,有效提升专业技能。施工单位严格遵循“依法合规”原则,提前对隧道内管道焊接方案反复审核论证,确保方案的完备性及可行性。为适应中俄东线智能管道建设的要求,在穿越段管道焊接施工现场,每根钢管、每台设备、每名员工、甚至焊接完的每一道焊口都有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施工现场的每台焊接设备、防腐设备都安装了工艺参数采集系统、数据储存器、数据传输系统,将生产工艺过程信息进行采集、储存与上传。通过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每一道焊口在焊接过程中的实时视频和关键数据,便于现场施工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历经2499.5个小时不间断连续焊接作业,随着隧道内平巷段管道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毕,宣告小断面盾构隧道施工顺利完成。(记者 蒙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