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农委分类指导应对当前旱情

2018-06-08 08:54:46|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岩|责编:刘征宇

  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市农委获悉,为了有效应对当前旱情,哈市采取利用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做好蓄水、加强旱田作物和水稻作物分类指导等措施,力争全市抗旱工作取得扎实效果。

  为了应对当前旱情,哈市农委全面摸查和部署了抗旱保苗工作,组织全体干部,成立4个督导组,赴各区、县(市)指导抗旱工作,督促各地把抗旱保苗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抗旱措施,充分利用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蓄水、保水、增水,最大限度降低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采取增打补水井,重点解决旱象严重地区抗旱问题,全市新打抗旱应急水源机电井5882眼,目前,全市浇灌面积达到146.8万亩。抢抓有利时机,适时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同时,积极做好了补种、毁种所需要的玉米、大豆、杂粮杂豆等早熟和抗旱种子的储备,早熟玉米种子数量充足,完全可以满足补种和毁种需要。加强分类技术指导。针对旱田作物,组织力量及时查田补种,密切关注种子发芽出苗情况,采取“灌、补、移、毁”措施,对于出苗率3成以下的进行毁种,5至7成的予以补苗,8成以上的强化田间管理。目前,全市毁种面积达到67.8万亩,补种面积达到141.7万亩。针对水稻作物,重点解决灌区缺水问题,维修加固现有水利设施,建立移动泵站。推广水田节水措施和水田免耕插秧技术,实施了旱整地和轮灌、串灌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泡田插秧一茬水和循环用水。(记者 李天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