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推出“六零”“六最”服务

2018-04-23 11:19:56|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岩|责编:刘征宇

  今年以来,七台河市按照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进一步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积极谋划“不唯煤、超越煤”,以打造最贴心的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了“六零”“六最”新举措,全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实现全面振兴。

  “零推诿机制”为企业提供“最简便”的审批准入体系。七台河市把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关键,凡是网上能办的事项一律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提供“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审批和服务,规定审批时限由109天大幅压缩至32天,市级行政事业费实行“零收费”。同时,商事登记实现“23证合一”。该市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把满足企业需求作为根本,用真心、敢突破、出实招,加速制定和完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全力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零关系办事”为企业提供“最给力”的资金支持。该市现在设立2亿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4亿元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对年纳税金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按照新增地方财政贡献50%~70%给予奖励。同时将发展石墨烯产业作为新材料新能源的先锋军,充分利用优质石墨资源,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加快推动石墨产业园规划建设,积极引进战略性投资者,加快转化石墨烯应用最新成果,准进负放材料、石墨烯应用、高端石墨三大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石墨烯小镇”……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助力。作为资源型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目前,该市正在全力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绿色食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产业格局。在坚持创新驱动方面,该市与清华大学、哈工大、东北农业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的项目落地。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该市还建设了石墨产业、生物发酵产业等一批专业产业园区,通过搭建平台促进项目“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此外,该市还在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方面下功夫,积极培育新理念、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全市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双创”已经成为该市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零障碍标准”给企业发展提供“最实惠”的要素支撑体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支撑是资源型城市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七台河转型发展既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针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要让企业觉得七台河市是真正的政策洼地,为此,该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奖励机制和竞争评价体系机制,充分实现了人才的有效激励及合理使用。

  “零门槛导向”做企业后盾让企业拥有“最可得”的融资扶持体系。该市扩大中小型工业企业贷款周转金至1亿元,与此同时,要求金融部门考核企业通过动产抵押、专利权质押、应收账款可融资,开展顺位抵押,开展民营企业融资的可得率,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市坚持全面、持续和深入地推进“放管服”改革,坚持把权力放到位、把监管做到位,把服务优化到位,并且继续转变职能,深化流程再造,通过在审批与监管上做“减法”,努力在提供优质服务上做“加法”,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最给力”的资金扶持体系。针对市民管经济“小、散、弱”的特点,坚持不仅盯住“大”,同样抓好“小”的工作思路,公平有效地发挥政策扶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处于起步期、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加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新材料产业基金、地方财政税收按比例返还等政策的扶持力度,更好地促进企业成长壮大。

  “零距离服务”为企业提供“最直接”的沟通服务体系。企业有诉求,该市政府第一时间来帮企业回答,帮企业解决,市政府还创新开通了“微市长”“微区长”和“微警长”微信群,通过软件24小时为企业提供在线服务,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从而真正转变观念,励志当好企业的“服务员”,为企业服好务。

  “零干扰制度”情牵企业家,为企业家构建“最贴心”的关爱服务体系。一个城市的发展,能不能有活力,能不能把动力释放出来,关键看企业家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扬,企业家的才华能不能得到释放,企业家的队伍能不能壮大。因此,关爱企业更要关爱企业家,新时代启航之际,七台河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的贡献,该市把企业家成长作为重要工作,在“黄金10条”政策中明确规定了重视弘扬企业家精神、释放企业家才华、壮大企业家队伍。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七台河市将以“六零”“六最”更好地为企业降低税费成本,通过打造政策洼地建设经济高地。同时,通过一系列普惠企业的贴心举措,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解决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努力将政府打造成让百姓最满意、让企业最满意的“两最”型政府,用最实的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助力。(记者 文天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